□ 李 征
学校开展新课改已经一年多了,现在的课堂模式,渐渐从“教中心”过渡到“学中心”,学习小组也在课堂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。然而,随着新课改的深入,一些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,比较突出的就是因为很多学生基础薄弱,学习小组中总有一些学生习惯于当“听众”,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。
记得有一次,我让课代表担任“小老师”,给全班讲解一道习题。尽管我反复鼓励他,告诉他“做对一道题只是掌握了一道题,但是讲对一道题能掌握一系列的题目”,但他就是拒绝走上讲台,理由是“我不会讲”。成绩好的学生尚且如此,更不用说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了。很多人即使想参与课堂活动,也往往因为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力不从心。如何创造出更多机会,既让优秀生愿意与大家分享智慧,又防止潜能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“浑水摸鱼”呢?
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我利用学生喜欢收集卡通类纸牌的特点,自己设计了一张卡片。卡片正面印上“荣誉证书”的字样,内容为“某某同学课堂表现突出,特此表彰”;卡片背面印上我的照片,把我对学生最想说的心里话写在上面。精美的卡片很快赢得了学生的收藏欲望,只要学生课堂上能积极地“敢问敢答”,我就送一张签有我字迹的卡片。不要小瞧了这张卡片,因为我为我送出的每一张卡片负责,学生自然也会为他得到的每一张卡片骄傲。
这种做法尽管起到了让优秀生活跃起来的目的,但潜能生的问题如何解决?我又在鼓励方式上做了“手脚”:鼓励不轻易授予个人,重点授予小组,一周内课堂表现得分第一和第二的小组最多可以得到4张卡片,其他小组可得到的卡片依次减少。优秀生答题得到1分,中等生得到2分,潜能生得到3分。如果小组想取得好名次,就会想办法把回答问题的机会让给潜能生,如果潜能生回答不出来,小组内就会想办法帮助他。
教无定法,我相信只要用心,一定还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方法,愿我的做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
【专家点评】
如何让优秀生愿意帮助潜能生,如何让潜能生不掉队,如何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所进步、有所发展?教师巧用“卡片激励法”,有效地破解了这些问题。
卡片是一种创新方法。教师根据学生喜欢收集卡通类纸牌的特点,别出心裁地制作出卡片式荣誉证。在课堂上,这种过程性激励是非常有效的。
卡片是一种评价工具。一般的课堂上,教师习惯使用记分数、奖红花、插红旗等评价方式,久而久之,容易引起学生的“奖励疲劳”。因此,不断变换评价工具会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,这是一种开放式的课堂评价。除了卡片,颁奖词、喜报、大头贴、简笔画、小图章等评价方式也可以轮换使用。
卡片是一种情感纽带。一张小小的荣誉证,何以成为学生的珍藏?因为卡片上凝结着教师对学生的理解、付出、赏识与期望。这不仅是一张特别的奖状,更是一个教育人表达情感的方式。
新课堂主张唤醒学生的“动力系统”,但无论是教师激励,还是学生之间相互激励,其动力源都来自外部。最有效的激励应该是自我激励,一旦学生心中的巨人被自我唤醒,这比任何外部激励都有效得多。
(来源:中国教师报 20141015)
评论